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共 6 讲 127分钟
本课题以“知—行—悟”循环为纲,用任务驱动重构课堂。先以王阳明“事上磨练”与杜威“做中学”互证,反思“讲解—刷题”之弊,呈现单元整体案例:学生策划“Green Life”主题展,在真实语境中完成语言、思维、文化三维目标。新课标落地关键在教材二次开发:以主题意义为轴,嵌入“支架—撤离”梯度,AI即时诊学情,实现教学评闭环。分课型示例:①主题图3分钟“观察—提问—预测”,激活图式;②音标课拍节奏编Rap,语法课用“错误病历”合作纠错;③读写结合“校园微提案”,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写得出来。评价先行:公开等级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各占30%、30%、40%,以评促学,养成复盘好习惯。最终把教材变成“学材”,把课堂变成“学堂”,让英语核心素养真正发生。
罗朝英,中小学英语正高级教师,任教于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曾获得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中小学名班主任、成都市英语特级教师、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科研个人的称号;四川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成都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成都市教科院成都数字学校授课教师;成都市新都区班主任工作坊导师、成都市新都区家庭教育指导师;领衔四川省罗朝英名师工作室、成都市罗朝英名师工作室、新都区罗朝英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200余名教师遍及四川省17个地市州,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专家首批入库专家,全国最有影响力工作室领衔人;主研多项课题,课题成果曾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1.“知”教材,“行”于教学
2.“知”学生,“行”于学习
3.“知”策略,“行”于课堂
4.“知”自我,“行”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