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共 5 讲 111分钟
本课题提出“四出发”范式,重塑语文教学设计逻辑。第一,回归语文学科本体,以语言建构与审美鉴赏为轴,重构《青春之光》的群文诵读、《三峡》的地理诗学、《活板》的说明文法,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第二,立足文本微观,聚焦《记承天寺夜游》的“月色”意象层递与《老王》的叙述视角转换,设计“关键词批注—意象再绘—叙述者换位”三级任务,引导学生在语言缝隙中读出作者情怀。第三,由单篇走向单元,统整“人与自然”“小人物之光”主题,创设“拍摄微纪录片”大任务,把单元文本转化为脚本资源,实现单元目标、内容、评价一体化。第四,转向学生真实学习,课前用“兴趣雷达图”采集问题,课中依托“学习证据墙”动态调整,课后以“读写迁移册”追踪成长,形成“学科—文本—单元—学生”四维共振的语文新常规。
肖培东,浙江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温州市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全国首届“我即语文”教学奖获得者,多家语文核心期刊专栏主持人。出版专著《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语文:深深浅浅之间》《语文:培东有约》等。
1.从语文学科的视角出发
2.从文本本身的视角出发
3.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出发
4.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