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一中学
共 7 讲 107分钟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本课题旨在探索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首先,深入理解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内涵,明确其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地理实践力不仅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涵盖其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探究能力。
其次,实践课程建设是高中生实践力培养的核心。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与拓展性实践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拓展性实践课程则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地理考察、野外调研、地理实验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评价促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真实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此外,新颖而富有特色的实践课程开发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则成为学校内涵建设和高位发展的窗口,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总结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成果与反思,为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地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陆芷茗,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与研究,主持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与研究》,主持南京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江苏省优秀课程基地《高中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基地》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