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共 12 讲 25分钟
在高考倒计时最后的30天教师能做什么,能做到什么,怎样才能做到?2023年高考考前历史答疑解惑交流会,全程采取互动问答形式,及时有效的解决老师遇到的困惑。
在高考历史批卷中,主观题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如何理解“言之成理”,便于老师和学生把握?——需做到史论结合、史实正确即可。
对于选择题,有部分学生出现准确率下降的趋势,对此该如何解决?——要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要做到读懂题干的主旨、明白题干的设问、读懂四个选项的关系、将选项与题干对应,避免先入为主;还要注意整理错题分析原因。
考前一个月如何回归教材,帮助学生回忆基础知识?——张老师回归教材的方法是将课本知识数字化和词语化。
最后一个月如何安排高三历史的复习?——通读教材,回归课本,适当做一些新题,引导同学们找到答题规律,同时回忆模拟试卷,对照答案,理清思路,找到问题出在哪里,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看看做过的试题,来矫正自己前一阶段的知识遗漏。
最后一个月如何突破历史小论文试题?——论文中涉及一个问题先分析,涉及到两个问题找关系,多个问题找阶段特征,如果是自拟标题,论题一定要是材料的主旨,论题由论证来决定,想一想是否会论证,论证要注意一定要分出要点,最后一定要写结论,结论不能重复论题,要回扣升华,要归纳概括,总结要有通用性,不要拘泥于具体事件,注意要分段不要写序号。
25分的通史题如何拿高分?——通史题要注意阶段特征,但不要让阶段特征固定化,可以是一个大单元的阶段特征,也可以是某一个时期,把握阶段特征的方法是画时间轴。
张寿忠,山东师大附中历史高级教师,山东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能手,山东省骨干教师,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济南市学科带头人,最近连续十年送高三。多次担任山东省夏季高考阅卷质检组成员。多年担任高三备课组长和班主任。每年在全国各地做高考研讨会和学校培优讲座近40场。
1.主观题如何理解“言之成理”?
2.如何解决选择题准确率下降的趋势?
3.考前一个月如何回归教材?
4.最后一个月如何安排高三历史的复习?
5.最后一个月如何突破历史小论文试题?
6.25分的通史题如何拿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