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课网首页

高考历史答题方法与技巧详解——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专题讲座

课程详情

课程简介

近年来,高考历史科目的改革成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历史学科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与旧的高考中历史科目注重知识性的记忆和应试技巧不同,新高考更注重学生历史素养和历史价值观的培养。新高考历史具体有哪些变化呢?教师应在平时的练习中给学生渗透哪些答题方法和技巧呢?正确教育特别邀请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室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专家、长春市历史兼职教研员——纪巍老师分享《以<高考历史答题方法与技巧>专题为例——详解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将其在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中的经验与感悟和各位老师交流。

主讲老师

纪巍,中学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研室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培训专家,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校外实践导师,东北三省十佳历史教师、吉林省教学新秀、吉林省骨干教师、吉林省科研型骨干教师、吉林省孤儿学校历史学科指导教师;长春市历史兼职教研员、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精英教师,长春市明星教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学标兵、班主任标兵、元晖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主持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及吉林省教育学会重点课题五项并已顺利结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发表文章三篇。出版专著《关东三千年》《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深度学习研究》。

课程要点

一、明于道

二、精于术

课程内容

道为术之本,术为道之末

教师在二轮复习中要做到“道术结合”。所谓“道”是指导事物发展根本之规律,即教师要了解高考的命题规律是什么?解题规律是什么?所谓“术”是事物发展之具体方法。即在明晰高考命题和解题规律的基础上指导高考复习教学。做到“知其道、得其道、守其道,依道而行”,则万事可成。

新高考指导思想的变化

在教育改革中,情境化教学是一大趋势。根据教、学、评一体化要求,命题更注重在情境中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即要考的问题都扎在情境里面。这使得题的角度、问的层次越来越多,即“无应用情景就无知识测试”。

解答非选择题需具备的核心能力

概括能力包含五种方面:抽象性即对具有同一类别特征和本质内涵的历史现象,用特定的概念性术语词汇予以浓缩和提炼;准确性即尊重材料的本意,不随意发挥、自由想象;完整性即立足于题目指定的全部材料,对材料进行地毯式摸排,力求全面不留死角地呈现材料蕴含的全部要点;逻辑性既要做到各要点之间内涵分明,更要做到各要点之间可以构成一个言之成理的话语序列;针对性即明确方向,做好审题。

比较类题型的答题之“道”

比较题比较类题型的答题方法需要把材料中的每一点在草稿纸上列出来,进行比较、归类、找到相同点及不同点,然后整理归纳信息。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做到几则材料之间相互提示,全面完整。

课程收获

  • 选择题目十六道
  • 现成结论别硬套
  • 历史解释求多元
  • 出其不意有门道
  • 材料信息多而杂
  • 理清头绪抓主要
  • 逻辑推理很关键
  • 自掘陷阱会不妙
  • 古今中外题有序
  • 辅助判断要知道
  • 主观题目四大道
  • 答题顺序计划好
  • 史论结合忌废话
  • 分层分点是高招
  • 开放题目须规范
  • 观点明确三段好
  • 专业术语写准确
  • 乱繁空草不能要
  • 难亦不难难或易
  • 倾尽全力待喜报

课程评价

直播推荐

基于命题视角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王磊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12-11 19:00

课程推荐

2023年高考五大学科答疑解惑交流会—历史专场

张寿忠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