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中学
共 12 讲 135分钟
2014年新高考改革从上海、浙江拉开序幕,至今已有29个省份参与,高考改革不仅仅是考试形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一次变革。面对“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以及历史学科纷繁复杂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成绩?这些在师生心中显得尤为紧迫。正确教育特别邀请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石家庄市十佳班主任——杨正午老师分享历史一轮备考之思考。全程既接地气又干货满满,欢迎各位老师和杨老师一起从“备考、教学、规划、内容、学生、训练”等六个方面思考2024年高考备战的方向。
高考备考需瞄准方向,如果方向错误,即使再怎样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怎样把握备考方向呢?答案就在高考蓝皮书里。例如《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试题分析》等,“蓝皮书”作为高考指南,介绍了高考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命题关键词等。可谓是教师做好高考复习的“宝典”。
研读了高考纲领、教学纲领,方向已清、目标已明,“建立备考共同体”和“提升教考自信”是根据校情学情,制定科学的规划,构建有自己特色的高考复习方案,有的放矢、针对施教的有效策略。
杨正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少年普法先进个人,河北省特级教师,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石家庄市政府津贴专家,石家庄市十佳班主任。
一、备考:瞄准方向(高考评价)
二、教学:标准要清(课程标准)
三、规划:贴近学情(有的放矢)
四、内容:嫁知通识(主题重构)
五、学生:获知生识(知能并重)
六、训练:借题生识(素养能力)
高考备考需瞄准方向,如果方向错误,即使再怎样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把握备考方向的答案就在高考蓝皮书里。“蓝皮书”作为高考指南,介绍了高考命题特点、命题趋势以及命题关键词等。可谓是教师做好高考复习的“宝典”。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的教学观念即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置复习观、本位观、过程观,从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训练、考试等方面全方位聚焦核心素养。形成新的“复习教学观”。
面对新教材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及有限的教学时间,采取一步到位模式、通史+题型专练模式相较于传统“三轮复习模式”是更适合的,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度解剖,纵横串联,融会贯通,其题型为专项训练,也有利于解题。
刘思阅 广安市育才学校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