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
共 4 讲 44分钟
高品质学校建设一定要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高品质学校建设从课程和课堂开始。
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反思型品质课堂
完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快速感知和应对时代变化给学习带来的挑战;适时运用和融入新的技术优势;优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易国栋校长以平易近人、非常亲和的态度在2021 全国中学校长高峰论坛上解答各位校长在管理方面的遇到的问题。
2、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让老师能够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课程观的转型,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转向以素养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主。
3、如何防止学校教师人才流失:相同的价值观留住人才。
4、如何做好网校与本校相融合和学生的初高中衔接的的教育问题:老师结成教研共同体,老师专业成长得到提升,学生才能受益,分数才能提高。
易国栋,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部首期名校长领航班学员,教育部第二期名校长领航班导师,四川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督学,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四川省名校长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特级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副会长,四川省语文骨干教师,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获得了四川省优秀教师、成都市十佳文明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成都市学科(技能)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一、分享家校共育和学生带手机的问题
二、分享如何让老师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
三、分享如何防止学校教师人才流失
四、如何处理好成都七中网校与本校相融合的问题及学生初高中衔接存在的教育问题
整合家校资源,更好的培育孩子的成长,慎用手机,合理地管理手机,教会学生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能用手机,怎么用才是合理的,手机里的哪些小游戏和信息是不能看的,让学生学会自我管控。
课程观的转型,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转向以素养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主。
老师结成教研共同体,老师专业成长得到提升,学生才能受益,分数才能提高。